刘树琪:如何提升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?

2019/2/16 16:51:27匿名 | 分类:葡萄酒行业 | 浏览254次
我来回答:

匿名

1个回答
  • 2019/2/16匿名

    近来进口红酒的销量是非常的好的。国产红酒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。国产红酒的出路,就是进军国际。进军国际势必会受到国际葡萄酒的竞争。提高葡萄酒国际竞争力,就非常的有必要啦!下面一起来看看,中国酿酒大师、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树琪的关于如何提升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!     一、认识国际化新趋势对中国葡萄酒业的挑战     当前,国际葡萄酒市场格局不断变化,放眼,葡萄酒新旧世界国家的角力,使葡萄酒业化竞争愈演愈烈。国际化新趋势对中国葡萄酒产业挑战空前严峻。     国际市场相对饱和,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,国内竞争日益白热化。     OIV统计资料表明,欧美需求放缓甚至萎缩,葡萄酒年消费量约下降680万升。法国、西班牙等国家市场相对成熟并饱和,增加市场份额十分困难;而中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%,13多亿人口的中国,葡萄酒消费潜力极大,面对这个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,国际葡萄酒巨头们把中国市场作为战略部署的重点。     1)国产葡萄酒的短板日益显现,市场竞争乏力。     基础薄弱,风格雷同,成为国产酒短板。产业基础薄弱,气候,土壤,市场,消费等数据缺乏研究更新,产区特征,独特风味物质,影响葡萄酒品质因素等基础科研不系统和确实,我国多元化风土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。     调查显示,各产区主栽葡萄品种几乎都是赤霞珠和霞多丽,占70%以上,彰显不出葡萄酒的多元产区特色和中国风格。     与国际葡萄酒主产国相比,我国在酿酒葡萄品种选育、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质量标准与产品质量追溯机制、法定产区制度、地理标志建设等环节普遍薄弱。     2)葡萄酒产业的动能和发展方式急待调整。     就发展动力看,过去是靠生产要素投入,包括人口红利、资本投入、土地环境等一系列高投入,支撑葡萄酒产业增长。这种增长方式表现为产业层次低,创新能力弱,竞争力不强,减弱了我国葡萄酒发展的动能。     实践证明,靠资本、劳动、土地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是不能持久的,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。由粗放转向集约、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、由同质转向个性、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和性价比上来,成为葡萄酒发展的当务之急。     二、以视野和国际化战略推动产业转型提升,国内市场国际化,市场竞争化,我国已完全融入经济。     推进走出去战略,在优势明显的国家和产区,配置资源,补齐短板。     国外葡萄酒产能过剩带来的产业调整,为中国葡萄酒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带来了新机遇。烟台张裕积极走出去,已经称为国际化知名企业,中粮长城收购智利,法国名庄,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,称为其加速发展的全新引擎。